欢迎访问 电信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电信服务 > 正文

关了朋友圈,就不焦虑了?

时间:2024-12-24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这两天,“我关闭了朋友圈拒绝焦虑内耗”的话题冲上热搜。对此,有人深有同感,觉得“朋友圈现在又杂又乱,看来看去徒增烦恼”;有人不以为然,“朋友圈不会带来焦虑,焦虑都是自己给的”;更有人直言,天天炒作“关朋友圈”“不发朋友圈”其实也是在变相渲染焦虑。

  “朋友圈降温”是个客观现象。毕竟,过去的朋友圈里,大家都愿意随手发布动态,即便是琐碎的小事、生活的点滴也乐此不疲地认真记录。如今,微信好友越来越多,朋友圈里的动态更五花八门,越来越多商业广告、拉票集赞、微商语录等芜杂信息也充斥其间。其中,加了重重滤镜的“精装发布”,更让人常有不真实的“眩晕”之感。社交过载之下,大家感到倦怠,生出远离之心十分正常。

  不过,某些所谓“把朋友圈当成一个按钮,一关焦虑就少了”的说法,显然也不靠谱。谁的朋友圈谁做主,有人乐此不疲、酣畅淋漓地表达丰富的感受;有人低调内敛,把真实的思绪藏在心里,这无关对错,只要自洽就好。可也总会有一些个性化的感受经由网络空间炒来炒去,不时挑弄着网友情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朋友圈也好,社交平台也好,其体现出的迥异风格,也恰如人生百态参差。若总是被这样那样的表达与故事困扰,那心绪怎会有安宁的时候?照这样下去,不光要关朋友圈了,还得断网了。

  微信朋友圈的变迁,让人们真切感受到,真正的“朋友圈”难以承受过多的额外负累,“朋友圈”上这样那样的烦恼争议,也并非全是由技术或平台带来的。麦克·卢汉曾写道,“媒介是人的延伸”,而媒介无论怎样变化,都不会遮蔽基本的社交规则。如何找到线上社交乃至网络生活的最佳“打开方式”,让其充实而非干扰我们的现实生活,是数字时代留给每个人的考题。(晁星)

  (编辑:边珍)


原文链接:https://wxb.xzdw.gov.cn/wlcb/wsznl/202412/t20241221_53602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电信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