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电信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电信服务 > 正文

网络失语症:别让流行梗“毁掉”你的语言

时间:2024-12-24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在现在的网络世界,我们每天接触的东西很多,天文地理、历史文脉,但是,双刃剑的另一面,我们更多接触的都是一些流行的语言库,近些年来更是热梗不断。“那咋了”“邪恶栀子花”“易如反掌”……这些网络热梗的不断流行,仿佛让我们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被称为网络失语症。

  在网络热梗的不断冲击之下,很多人的语言表达功能逐渐丧失。如今,我们一边被“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惊艳,一边只能苍白地说出“加油”“奥利给”。面对高兴的情绪,我们的前辈一句“春风得意马蹄疾”说尽喜悦之情,现在的网络上一句“笑拉了”引发万人点赞,太多网络热梗的浸染,会让我们在需要用到精准语言表达时,变得力不从心。

  流行梗通常是对复杂现象的简化表达,它们缺乏深入探讨问题的能力,长期使用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文化深度的理解和追求。尤其是对儿童来说,本来就是一张白纸,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染的五颜六色,“你个老六”“鸡你太美”等热梗甚至被写在了试卷中,令人担忧。

  在这样的现象之下,学生的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在学术教育领域,网络语言的不正当使用可能会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青少年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语言的鉴别力弱,语言规范知识和应用能力尚不稳固,经常使用网络的另类表达方式,会影响正常的语言学习和表达。

  不仅如此,许多网络热梗之中暗藏暴力倾向和不文明行为更让人心惊,这些文化像一颗种子暗植在孩子们的内心,潜移默化的让他们认为这些是正常的现象,带来不正确的价值观,这种现象更应该重视。

  失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本身不善表达,可能缺乏相关的写作训练。此外,互联网的强大影响力不容忽视。

  面对这样的群体,部分群体通过社群文化交流的形式,来进行“抱团取暖”。在豆瓣兴趣小组“文字失语者联盟”中,目前已有 30 多万成员。这些成员通过增强练习、交流等方式,用丰富表达来替代网络流行词语,积极克服“文字失语”。

  除了个人增强表达的主观能动性之外,面对“网络失语症”,社会层面更要对症下药,构建积极的表达生态。这需要多方合力共同促进。例如,高校进一步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制度建设,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表达习惯和语言积累,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更要善用互联网,宣传正向能量,加强监督引导,恢复网络环境的一片清明。

  网络热梗不应该全盘否定,严肃之余,它的确带给我们不少欢声笑语,甚至因为这个在网络上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但是加强监管势在必行。

  网络失语症是一个值得我们警惕和反思的问题。只有当我们意识到流行梗的潜在危害,并重视它时,才能避免这一“现代病症”对我们的语言和思维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马飞燕)

  

  (编辑:王小莉)


原文链接:https://wxb.xzdw.gov.cn/wlcb/wsznl/202412/t20241224_53657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电信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