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电信法治网!

当前所在: 首页 > 电信发展 > 正文

数智技术赋能南水北调工程

时间:2024-12-24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从上古的大禹、春秋的孙叔敖,到宋代的苏轼、元代的郭守敬,再到新中国的无数水利人,自古以来人们治水以安邦,从泥浆中挖出了一个沟通南北、联通东西的水系网络。如今,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加持下,我国水网建设更加智能化。

  近日,在第二届国家水网及南水北调高质量发展论坛“数字孪生与国家水网智能化发展”平行论坛上,水利部南水北调司副司长王勇表示,为加快推进水利智慧发展,水利部明确将数字孪生水利列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路径之一,系统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的数字孪生水利框架体系。

  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初建成

  我国南方水多、洪涝多发,北方水少、干旱频生。如果能从南方“借”一些多余的水给北方,有利于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这是我国推进南水北调工程的初衷。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大动脉,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工程沟通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流域,将构建起“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格局。目前中线后续引江补汉工程进展顺利,东线后续工程、西线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今年是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10周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汪安南在论坛上介绍,通水10年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向北方累计调水超76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

  这离不开数字孪生的保驾护航。王勇说,数字孪生南水北调已初步建成并投入运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以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1.0为例,通过多模态算据汇集、多业务专业模型协同、多芯融合算力平台建设等,数字孪生南水北调中线1.0实现了冰情预测预报模型和冰期输水业务应用。它能科学预测预报未来3天、5天、7天、10天、15天各渠段位置的水温、冰情,可以在水温、岸冰、流冰、冰盖达到临界值时及时预警,针对冰情生成相应预案。它还能优化调度方案,大幅提升中线工程冬季输水能力。

  水利工程建设更智能高效

  在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隧道与地下工程是重要一环,而复杂地质条件往往会带来重大安全风险。数智技术有望实现对隧道不良地质灾害源的准确预报与灾害防控。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要想知道病灶在哪里,就得给病人拍X光片、拍CT。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给隧道“拍CT”成为可能。多年来,他带领团队给隧道“拍CT”,实现对突水突泥等灾害的预报和分析,为后续施工规划的调整和决策提供帮助。团队还研发出预报结果指引的施工智能决策系统,可实现超前地质预报数值模拟、隧道掘进数字孪生与智能决策等。

  李术才以全断面硬岩隧道掘进机智能掘进为例,介绍了团队在杭州市第二水源输水通道工程中开展的工程验证。通过应用智能决策系统,与相同地质条件下采用人工决策掘进的方法相比,掘进速度提升约10%,总成本降低约10%。

  另一个案例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王军平团队。他们研发的水网基础设施主动预警系统,提出水网全流域水利工程数字孪生体系构建路径,可实现对复杂水利设施高效精准掌控,有效应对极端天气和重大自然灾害。

  王军平告诉记者,未来人工智能如何与水利工程深度融合,还需要花大精力、下真功夫、用长时间去解答。(于紫月)

  

  (编辑:王小莉)

  


原文链接:https://wxb.xzdw.gov.cn/xxh/xxhgzdt/202412/t20241224_5365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电信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资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12745、010-53382908,监督电话:1851846985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qgfzdyzx@163.com  客服QQ:3206414697 通联QQ:1224368922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