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部分客货运平台沦为电诈取现工具
时间:2024-12-05 作者:佚名 来源:河北网信网
紧急拦截运送涉诈现金的网约车,成功劝阻准备取现寄递的受害人,打掉跨省作案的“取现车队”……最近一段时间,多地公安部门连出重拳,严厉打击利用各类客货运平台实施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最大限度为群众挽回了损失。
近年来,随着我国打击治理电诈犯罪工作的纵深推进,电诈犯罪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然而,为逃避公安机关监管,诈骗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出现“线上诈骗+线下取现”的新套路:有的把网约车变成“运钞车”,让受害人叫网约车运送涉诈现金包裹到指定地点;有的诱导被害人去金店购买黄金,再安排专人“上门取金”;有的分工明确、团伙作案,形成一条跨省取现的犯罪链条……
此类新套路的迷惑性、隐蔽性更强,不仅让不少群众上当受骗,而且因涉及从业人数众多的客货运平台公司,一些网约车司机、跑腿闪送等人员成为电诈“工具人”,给电诈治理工作带来新挑战。
电诈套路虽层出不穷,但究其本质,都是企图以掩人耳目方式转移洗白涉诈财物,达到诈骗目的。电诈新套路盯上新兴客货运平台公司,暴露出相关行业管理仍存漏洞,包括安全查验措施流于形式、实名登记制度陷入空转、从业人员反诈意识不强。比如,有的网约车司机、跑腿人员认为自己只是帮别人送个货、跑个腿,不至于违法犯罪,而被犯罪分子利用,成为电诈链条的一环。
近日,公安部会同多部门联合印发《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并于2024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惩戒办法的出台,进一步完善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的法律体系,为强力挤压涉诈黑灰产业链违法犯罪生存空间提供了有力武器。
治理电诈犯罪,守牢群众钱袋子,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对各类客货运平台公司的监管不能缺位,相关平台企业必须严格落实国家有关监管要求,全面自查整改平台运营中的管理漏洞,严格落实安全查验措施、实名登记制度,切实堵塞行业漏洞,阻断犯罪链条。同时,反诈联动机制亟待完善,从警银联动拓展至快递、网约车等更多领域,通过高效的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实现对新型电诈犯罪的快速响应和精准打击。还要增强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切实筑牢全民反诈的安全防线。(闵尊涛)
原文链接:http://www.caheb.gov.cn/system/2024/12/02/03032040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2-05中国女检察官协会第六次会员...
- 2024-12-05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深入贯彻中...
- 2024-12-05董开军检察长率河北检察代表...
- 2024-12-05张军会见澳门终审法院院长宋...
- 2024-12-05应勇参加最高检办公厅第三党...
- 2024-12-05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座谈会...
- 2024-12-05最高检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
- 2024-12-05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强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