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未成年人模式真正成为“保护盾”
时间:2024-11-20 作者:佚名 来源: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
连续使用移动智能终端时长超过30分钟应发出休息提醒,退出未成年人模式需家长验证同意……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日发布了《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面向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分发平台,提出了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的总体方案。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是近年来社会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自2019年开始,多家视频、直播平台尝试推出青少年模式,从限制网络使用时长、优化内容建设等方面着手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对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沉迷和不良信息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2020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今年1月起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进一步明确,网络游戏、直播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坚持融合、友好、实用、有效的原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这就意味着设置未成年人模式已不再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基于社会责任的可选项,而是成为基于法定义务的必答题。
尽管对于“要不要建”未成年人模式已不存在任何争议,但对于“如何建”此前各方认知并不一致。此次《指南》在系统总结有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成年人模式建设、运行和使用等全链条方案,鼓励和支持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分发平台等共同参与未成年人模式建设,筑牢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三重防线”。同时,《指南》细化了不同主体的具体建设任务,统一了“三方联动”“一键启动”等技术标准,这就为企业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提供了具体指引,能够有效避免未成年人模式徒有虚名、沦为摆设的情形。
网络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网络究竟会成为其获取信息、认识世界的良师益友,还是成为诱惑其沉沦的潘多拉魔盒,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和利用它。期待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指南》指引下,不断优化模式建设方案,丰富保护措施,将未成年人模式真正打造成“保护盾”,以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马树娟)
(编辑:旦增尼玛)
原文链接:https://wxb.xzdw.gov.cn/wlzl/202411/t20241119_52668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4-11-20检察公益诉讼10周年座谈会...
- 2024-11-20最高检召开党组扩大会传达学...
- 2024-11-20联合国防暴队绩效考核强化研...
- 2024-11-20致湖北省关爱退役军人协会曹...
- 2024-11-20致蕲春县蕲泰保安服务有限公...
- 2024-11-20致蕲春县人民政府一份诚挚的...
- 2024-11-20最高检召开第七批挂职专家学...
- 2024-11-20赵乐际对葡萄牙进行正式友好...